金融创新 让新市民安居安心(财经观)

2022-03-24 15:20:14 来源:人民网 作者:欧阳洁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金融机构创新流程、精细管理,开发更多适合新市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许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成为新市民。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有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十四五”期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一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新市民进入城市后,希望在城里安居乐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也有对更好发展机会的诉求,对住房贷款、创业贷款等金融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

  金融如何为新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配套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是一个新的课题。

  金融服务需更具精准性。当前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更加多样化,有些农村人口因为易地搬迁进入社区,周边银行服务网点少,希望有更多网点方便就近存取款;有些人进入城市后,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希望能申请租房贷款;还有些人做着小本买卖,希望能贷款把生意做大……这些都需要银行创新手段、优化流程,贴近新市民,调查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同时根据他们的就业创业新特点,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开发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增强他们融入城市的能力。

  金融服务需更具系统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血脉通,发展才有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金融服务涉及方方面面。以住房为例,不仅需要保障性租赁住房,还需要规范房屋租赁企业平台,有合适的住房租赁贷款产品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可以针对薄弱环节,整合资源、优化场景,让整个体系更加强健高效。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会相应增强。因此,服务新市民要着眼于打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以资金撬动各个环节逐步健全完善,统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一项重要工作。希望更多金融机构创新流程、精细管理,开发适合新市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服务新市民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1日   第 18 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