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我觉得神农架没有所谓最好的季节,一年四季都愿意来,每次来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你在神农架看到一个植物,早春来的时候它开了花,秋天来的时候它就结了个果。”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江明喜说。 对于游客来说,三月初似乎并不是神农架旅游的最佳季节。由于还未完全步入春天,神农架林区还保留着冬天的面貌:部分树木还未长出新叶,高山杜鹃还未开放,山顶还留有积雪。在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上,一进入夜晚更是少有人在外闲逛,整个小镇都显得十分宁静。 在这样早春的时节,记者进入神农架林区,探访神农架的川金丝猴与林区的保护工作。神农架有旅游的淡旺季,但对于神农架的保护却从不分时间。 早晨,当阳光穿透神农架的树林时,神农架的植物们又开启了新的一天。江明喜从事神农架植物保护已36年,每年他都要在神农架待上一两个月进行植被的多样性研究。在他眼里,神农架既神秘又充满魅力。神农架海拔超过三千米,分布有高等植物4329种,从针叶林到高山草甸、各类地衣苔藓,全都囊括其中。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江明喜最为关注的是神农架物种的变迁。 “我们想知道物种是怎么变化的?有些物种消失了,是因为气候变化还是生物竞争导致的?”江明喜说。为了探明“真相”,他们建立了生物监测大样地,经常需要满山跑观测植物变化,多变的山里环境与气候,于他们而言更是“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意无穷也”。 午后,川金丝猴们要“上厕所”了。巴基斯坦留学生扎曼拿着收集川金丝猴尿液的工具在猴群边等待,他能清楚地记得不同川金丝猴的名字及性格,像对他人诉说自己的孩子般那么熟悉。“银杏(一只川金丝猴的名字)喜欢照顾小猴,她是猴群里的‘保姆’。”扎曼指着一只母猴对记者说。姚辉是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也从事金丝猴研究多年,他吆喝一声,一群川金丝猴就会从山顶上跑下来。川金丝猴们看到姚辉手插着口袋,以为里面有食物,一个劲地往姚辉身上窜,但最后看到的只是两手空空。川金丝猴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亲人的,它们生性胆小多疑,喜欢隐匿于丛林中;最初神农架也只有四五百只川金丝猴,在保护了近40年后,川金丝猴的数量增长到了将近1500只,对于人类,它们也不再惧怕,这是一代代川金丝猴保护者的成果。 神农架川金丝猴。 杨沛 摄 夜晚,当星星布满神农架的天空时,神农架国家公园神农顶管护中心巡护队还在跋山涉水,他们以一支五人小队的力量守护着神农架的一草一木。巡护队负责人肖传华向记者介绍说:“平时我们的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巡视是否有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二是做生物物种监测。”一次巡护任务要持续五六天,在这期间,巡护队员们需要翻越没有道路的山,在山里头找水源,在零下几摄氏度的深山里搭帐篷露宿,这是他们工作的日常。在跟随肖传华寻找水源时,我们还在途中发现了斑羚、兔子的脚印,动物们出没在我们不曾察觉的地方,与人类一同生活在神农架这片土地上。 一天的神农架探访之旅结束了,但神农架的保护工作仍在日复一日。在神农架人们聚居的小镇上,并没有多少娱乐设施,要长期地远离城市驻扎在神农架,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仍旧有人,愿意为了这片土地的生灵而将青春放置于此,成就神农架的美丽诗篇。(杨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