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4月,草木欣荣,鸟类活动频繁。随着各地“爱鸟周”活动的启动,观鸟、拍鸟等话题引人关注。如今,观鸟在国内已由一个新鲜、小众的名词,变成了不再陌生的大众爱好,在各个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地,甚至公园绿地,都能看到拿着望远镜或“长枪短炮”在观鸟或拍鸟的人群。 随着“观鸟大军”规模日益庞大,层出不穷的不文明观鸟行为也随之而来,不仅会对鸟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也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构建,如何解锁正确的“观鸟姿势”呢? 为一己私欲,不少观鸟者诱拍、惊扰鸟儿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不仅深山幽林中有很多鸟类成长嬉戏,城市湿地、公园里也有越来越多的鸟类栖息,加上数码摄影的普及,我国野生鸟类摄影佳作频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观鸟行列。 观鸟爱好者有一颗爱美之心,他们渴望把鸟类最灵动的面貌呈现出来:鸟儿掠过水面的轻灵瞬间、藏在枝叶间的若隐若现、打斗捕食的敏捷矫健……于是,他们并不局限用望远镜观鸟,还化身为摄影师,将一些从未谋面的鸟类,从隐秘的世界带到公众面前,让人感受到鸟类的美丽与生机盎然,进而带动人们保护生态环境,让“山水间跃动的音符”多起来。 但是,或有意或无意,一些拍鸟者成了伤鸟者:前两年,在上海一湿地公园,鸟巢附近的芦苇因影响拍摄被剪掉,巢内幼鸟不知所踪;在北京郊区水库,一只鸟儿刚“落户”不久,就遭到人们用竹竿捅鸟巢,强迫原本闭眼休息的它睁开眼睛……一些精彩摄影作品的背后,隐藏着对鸟类残忍的伤害。 当兴趣掺杂了欲望和利益时,拍鸟的初衷也就变味了。有的摄影者实施诱拍,用大头针或铁丝固定食物投喂;有的拍摄者为抓拍振翅起飞的场景,朝着鸟类扔石头或者大声惊吓等;还有使用无人机拍摄、或直接将鸟类捕入大棚摆拍……这些行为,引发了不少网民的反感和声讨:天天喊着拍鸟爱鸟,做的却是伤鸟害鸟的事。为一己私利伤害鸟类,缺失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拍出的照片也不是真正的美,更谈不上对摄影艺术的真正热爱。 但对于这些行为,一些拍鸟者却不以为然,觉得并不会对鸟造成实质伤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当的观鸟行为,会给鸟儿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实则并不然,对于各种诱拍或者近距离干扰鸟儿的行为,轻则让鸟类受到惊吓,重则可以导致“巢毁鸟亡”。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李理曾对用食物诱拍的行为表示,不少诱拍者使用大头针或是其他尖锐物体固定食物,会导致鸟儿误食致死;而且食物来源存在健康隐患,可能带有疾病或存有农药超标问题;另外,会打破鸟儿的生活规律,过多诱拍会导致鸟儿对人类投喂的食物产生依赖感,长期停留会错过迁徙。 而朝鸟类扔石头或者用声音惊吓鸟类振翅起飞的行为,不少专家表示不仅会使鸟儿受伤被迫离开巢穴,还会导致鸟儿出现应激反应,在受到过度惊吓后,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身体不适症状,若没有及时缓解过来,可能致死。 同样,近距离干扰鸟儿对其产生危害的,还有使用无人机追拍鸟的行为。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常年从事野生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他表示,专业的鸟类保护和研究机构在使用无人机拍鸟时会事先做好规划,包括考察鸟类的栖息地、飞行路线以及可能受到的干扰等。除非专业人员研究需要,普通拍鸟人不应使用无人机追拍鸟,不仅干扰鸟类迁徙,还容易使鸟儿受惊后慌不择路或体力不支,影响栖息繁衍。 不论是观鸟还是拍鸟,大家都希望被观察、拍摄的鸟类健康且富有生命力。 而这一切的前提需要每位鸟友们科学、文明的观察与拍摄,同时心中要“爱鸟”。 公众应如何文明观鸟与拍鸟呢?业内专家认为应保持合适的距离观察、拍摄鸟类,不过度逼近;尽量身着深色、接近环境颜色的衣服,避免大声喧哗或惊吓鸟类;不诱拍、利用设备干扰、介入鸟类生活;不乱丢垃圾,不破坏鸟类所处生境。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山水间跃动的音符”常在。(董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