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琼:做好长江水质安全监测,守护江豚重返“回家”路

2024-03-11 17:18:55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董亚楠 责任编辑:周经韬 字号:T|T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提出了关于“将迁地保护江豚适时放归长江,促进野外种群快速恢复”的建议。希望促进我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完成最后一环,实现江豚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有机融合。

这是她第二次参会,去年她提出了在武汉建设“数字江豚”平台的建议。为何持续关注长江江豚、如何推动种群恢复?中国环境报记者对王琼代表进行采访。

image.png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水务集团宗关水厂水质检验高级技师王琼。

“再次参会我还是非常激动,但激动的同时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王琼告诉记者,当上人大代表后,她的工作从原来的管理一滴水到关注一池水再到看见一江水转变。这三者对她而言,是守护水安全从“点”到“线”,覆盖范围、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是从过去城市供水安全的“把关人”关注水安全,到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的系统思考和全局谋划。

关注长江水生态变化,见证江豚种群数量增长

有“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长江仅存的淡水鲸豚类动物,也是长江生态环境健康的指示物种。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长江黄金水道开始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长江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江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研究人员认为,江豚保护已进入最后的“保种”阶段。如果不加以干预,将可能从长江消失。

为留住“微笑天使”,我国逐步探索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其中,选择一些生态环境与长江相似的水域建立迁地保护区成为当前保护江豚最有效的措施。据了解,我国已建立5个江豚迁地保护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image.png

王琼(右)与同事在武汉宗关水厂对水样进行观察。

王琼从小在江边长大,对长江有着特殊感情,所以自毕业后,王琼就进入武汉市宗关水厂从事水质检验工作,一干就是29年。她是市民饮用水安全的“把关人”,也是长江保护与水生态变化的“见证者”。

“据我观察,如今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呈持续向好发展趋势。”王琼告诉记者,她对比了近年来长江武汉江段的水质指标,数据显示水质持续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要求。

如今,水质变化了,“微笑天使”江豚种群数量也在逐渐恢复。王琼告诉记者,“当看到江豚频繁出现在武汉江段时,作为一名水安全守护者,感到十分自豪,我认为这是大自然对长江水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的生动回答。”

2023年,王琼当选湖北省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激动、兴奋之余,王琼认为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她决定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利用专业技能,借力水行业优势资源,在长江大保护、筑牢水安全防线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实现公众对绿色生态、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年全国两会上,王琼提出了“在武汉建设‘数字江豚’平台,让江豚成为长江大保护国家名片”建议案,为濒危物种保护探索数字化路径,以数字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打造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样本”,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并获得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

“我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是想进一步提升长江江豚的认知度,提升公众对水生态环境和水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让武汉留下独特的江豚形象印记。”王琼说。

今年两会,她将目光再次对准了江豚。同为保护江豚,但这次侧重点有所不同——今年她提交了“将迁地保护江豚适时放归长江,促进野外种群快速恢复”的建议案。

将迁地保护江豚适时放归,促进野外种群恢复

2023年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首次实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止跌回升。

这也引起了长期关注长江水生态及江豚保护工作的王琼注意。“这个考察结果更直接地反映了长江流域水生态持续好转,长江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所以这一年的履职工作调研中,我特别注意了一个新课题——是时候让迁地保护的江豚回家了。”

“江豚的野化放归工程,是目前江豚保护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江豚只是在保护区内生活,它捕食与躲避外围侵害的功能都会慢慢退化。”王琼表示,实施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工程,既利于迁地保护种群的结构调整和发展,也利于加快自然种群的恢复。

那当前对江豚进行野化放归的时机是否成熟呢?为寻找答案,2023年,王琼多次前往湖北省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监利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调研。

“以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湾故道为例,这是我国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努力,保护区内江豚种群数量在过去三十年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100多头,超过了当时估计的80头到90头的环境容量。”王琼告诉记者,在2021年和2022年,保护区持续向外迁出45头江豚个体,来支撑江豚自然种群、迁地种群和人工繁殖种群的发展。每一年保护区均可自然繁殖约10头小江豚,促使种群持续稳定增长。

无独有偶。王琼调研发现,监利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第二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自2015年建立后,江豚也实现了持续自然繁殖,目前江豚种群数量超过35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目前,除湖北天鹅洲外,还在湖北何王庙、安徽西江与铜陵等地建立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保护江豚种群数量超160头,每年出生15头左右的小江豚,基本完成了迁地保种目标,为江豚的种群保护系上了牢固的安全绳。”王琼告诉记者,从迁地保护种群的发展来看,天鹅洲种群基数大,增长稳定,已实施较大规模的种群迁出,具备将迁地保护江豚放归的条件。其他迁地保护群体,也均处在较好的发展过程中,未来有很大潜力实现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

“更重要的是,这些迁地保护群体可以与天鹅洲群体开展江豚个体交换,进一步改善和丰富天鹅洲迁地保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从而通过针对性的野化放归改善整个野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而且,经过多年治理,长江水质也适合江豚生存,把这些曾经迁出的江豚野化放归,恰逢其时。”王琼说。

时机成熟了,野化放归的经验又如何呢?王琼介绍,2023年4月,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后,已从天鹅洲故道迁出4头江豚,并对其中2头江豚进行野化训练后放归长江。“从持续近一年的跟踪监测来看,放归的江豚均处在安全状态,并已成功融入野外江豚群体。这证明迁地保护江豚的实验性野化放归取得成功,为后续规模和规范化野化放归打下坚实基础。”

增设训练基地、提高监测技术,促进野化放归持续全面发展

水清岸绿、鱼跃豚欢……这样和谐的生态图景,如今在长江沿线随处可见。一江碧水,不仅牵系着地方人间烟火,同样关乎着鱼类、鸟类等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近年来,长江沿岸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动环境治理。

“不论是从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恢复、迁地保护江豚群体的快速发展,还是从野化放归的训练经验来看,现在进行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正当时。”王琼表示,此工程是贯彻“长江大保护”决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 “长江大保护”效果的关键步骤,更是反映“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直接证据,已成为当前长江江豚保护重要的工作之一。

机遇与挑战并存,迁地保护江豚的野化放归仍面临一些难题待突破。王琼介绍,比如需解决缺乏政策支撑、经费保障不足、野化训练及跟踪技术待提高等问题。

据了解,野化放归并不是直接将江豚放入长江,要先对它们进行野化训练。因为保护区生活没有外部侵害与捕食难题,所以需要训练江豚的捕食能力和躲避外部侵害的功能。

“目前野化训练基地数量较少,也是待解决问题之一。”王琼介绍,当前仅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湾故道初步建设了迁地保护江豚野化适应性训练基地,这是远远不够的。

“迁地保护的目标是服务于整个自然种群的恢复,尤其是结合遗传多样性改善的需求,在不同的区域实施野化放归。这就需要相应地在不同水域布局野化适应性训练基地,形成一个迁地保护与野化适应性训练基地的网络,促进野化放归工作持续和全面发展。”王琼说。

针对这些问题,王琼建议国家从三个方面支持实施“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国家工程”。

首先,编制和发布国家层面的《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国家工程方案》。“现在一套野化放归流程要上报几个部门,程序非常复杂,所以希望能形成统一的方案。”

其次,增建训练基地。“调研得知,目前湖北的野化放归训练基地,一个基地能容纳的江豚只有十头左右。如果后期江豚的野化放归上升到国家工程,批量的野化放归训练会需要一定的场所。”

最后,加大对迁地保护江豚野化放归和监测技术研究。为支撑后续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野化放归,还需要编制迁地保护江豚野化放归技术规范。

“希望尽快实施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国家工程,以促进我国多年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完成最后一环,实现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有机融合。”王琼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岸线“四水一岸”保护修复工作,尽心尽力,履职尽责,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董亚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