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诗意海岛谱写绿色新曲

2024-02-26 17:27:44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朱智翔 吕凌棘 黄丽丽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虽是隆冬,位于东海之上的嵊泗列岛,依旧展现出夏日海岛的迷人魅力,蓝天、碧海、奇礁、金沙……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座座岛屿被茂密的绿色植被覆盖,连绵的金沙又为这些绿色“镀”上层层金边。游人在细软的沙滩上漫步,享受海风温柔的吹拂。

多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嵊泗,打造“碧海金沙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嵊泗样本”,走出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从人海相争走向人海和谐,从蓝色海洋到蓝色经济,从低碳产业到绿色生活……嵊泗,正展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实践。

垃圾不入海,精细化管理让生态趋“绿”

岛在景中,人在画中,漫步于嵊泗,仿若徜徉在一座海岛森林。从海上到陆上,从乡村到城镇,嵊泗的生态景观连点成线。

傍晚时分,在嵊泗县泗礁岛的渔政码头,随着“海巡0743”艇靠泊,工作人员将收集了一天的海上垃圾抬上岸,拖至渔港内的垃圾站进行分类倾倒。近年来,嵊泗县不断完善“海上环卫”机制,统筹海上垃圾清运处置及船舶垃圾分类处置等工作,开展“垃圾不入海”等实践。

“垃圾不入海”将港口、海岸垃圾治理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部门主抓陆源污染治理,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海漂垃圾打捞清运,交通运输局负责所有场站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负责终端处置。”嵊泗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管理、海洋渔业等部门各司其职,港口、码头、酒店等垃圾治理由行业管理单位负责,形成源头减量、治污保洁、清理转运全链条的岸滩垃圾治理工作格局。

目前,嵊泗全县1045艘渔船、25艘公共客运船只及各类海上作业平台已全部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各渔港都建有垃圾回收站,垃圾必须运回港,“垃圾不入海”成为船老大的必修课。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嵊泗县共清理各类海漂垃圾1.8万余立方米,海上垃圾打捞处置量从2019年的7000立方米逐年减少至2022年的4000立方米。

除了开展“垃圾不入海”实践,嵊泗还全域提升美丽海岛建设品质。水土废指标百分百达标,PM2.5全省最优,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验收,首获浙江治废最高奖“清源杯”、三夺浙江治水最高奖“大禹鼎”,入选“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获评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蓝色海湾”城市样板区入选全省城乡风貌样板区……

累累硕果促发展。2024年,嵊泗将更高标准抓生态首位,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落细“海上环卫”“蓝色循环”“增殖放流”等长效机制,持续打好水气土废污染防治攻坚战。

“低碳、零碳”成发展底色,“贻贝之乡”发展逐“绿”

初到枸杞岛的人,一定会被“万亩牧场”的壮观景象所震撼:蓝色大海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浮球,排列整齐。这片蔚蓝之下,正孕育着肥美的养殖贻贝。这是嵊泗最为“出圈”的画面,也是人海共生的现实写照。

“以前,贻贝养殖采用的是泡沫浮球,解体后容易造成污染。如今,我们通过新型浮球研发推广,基本完成新型环保养殖浮球替代。”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嵊泗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贻贝之乡”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嵊泗可谓下足了生态保护的“绣花功夫”。

为了完成泡沫的替代,嵊泗制定了《嵊泗县海水养殖泡沫浮球整治工作方案》《嵊泗县海水养殖泡沫浮球整治工作补充意见》,从政策层面出台保障。全面完成新型浮球替代以后,据统计,以每年10%自然淘汰比例计算,此举每年可直接减少210吨、17000立方米的废弃白色泡沫产生,对改善养殖海区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此外,海岛海洋资源丰富,但是生态环境容纳力低。因此,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嵊泗通过健全海岛固废“全域化”收运体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持续提升海岛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勾勒“无废岛屿”底图。

花鸟岛便是嵊泗勾勒“无废岛屿”底图的典型代表。花鸟岛位于嵊泗列岛最北端,因远离内陆,无法便利地共享市、县两级固体废物收集、转运、处置资源,同时由于自身固废治理基础设施薄弱,花鸟岛全域“无废”推进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为破除瓶颈,花鸟岛立足实际、主动作为,探索海岛生态文化旅游与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结合点,通过挖掘固废资源利用途径、推进海洋固废治理、开展绿色低碳生活宣贯等举措,不仅探索出固废处置的花鸟模式,还成为全省首批低(零)碳乡镇试点创建单位。

“低碳、零碳”成为嵊泗发展的底色,不独花鸟如此。目前,嵊泗已被列入全省第二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名单,除了以“零碳岛”建设为前导,创新绿色发展模式之外,还在挖掘县域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着力构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体系。

低碳转型“路径清晰”,绿色发展“跑步前进”,生态优势“日益凸显”……如今,嵊泗,在发展与蓝色生态资源保护中进一步打开产业空间,走出海岛特色的“生态+港口产业、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的转化路径和模式。

创新丰富绿色新业态,放大美丽海岛富民效应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奔向共富的“绿色”动力。如今,天蓝海碧岛秀湾美的嵊泗吸引着游客络绎不绝。全县首家乡村美术馆、网红花海、网红篮球场、文创街区……成了当地群众和游客们争相前往的打卡地,也带动嵊泗不断创新丰富绿色新业态。围绕“美丽海岛”做文章的直播业态便是其中之一。

“家人们,欢迎来到‘鱼虾满舱’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深海大黄鱼、液氮梭子蟹、泥螺等海鲜……”五龙乡民宿主傅一琪正在直播镜头前忙碌。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宿主在直播美景的同时也开始了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民宿相关从业者旅游淡旺季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近年来,嵊泗进一步放大“美丽海岛”的富民效应,围绕海岛特色鲜味、非遗手作等产品,拓宽网上售卖新途径,打造“嵊泗工坊 共富同行”区域品牌,形成“以品牌带产业,以产业强品牌”的良性循环。同时,针对就业技能匮乏等问题启动“共富学堂”,分类开展直播、农技、运营等技能培训。

“我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参加了渔民转岗技能培训,现在手机成了我的‘新渔具’,直播成了新工作。”提起转产后的生活,“老渔民”戎松祥说。

据悉,截至目前,嵊泗以渔业、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基础,打造42家“共富工坊”,实现渔农村就业人数超3100人,旺季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共富工坊”已经成为推动强村兴产、富民增收,实现海岛共富的重要载体。

此外,嵊泗已建成舟山市首家“共富工坊”服务中心,邀请了18家县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入驻,为工坊和广大创业者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让更多渔村实现村民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下一步,嵊泗将坚持以“生态立县”为首位战略,进一步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助力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