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南麂岛“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2024-02-21 16:53:20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朱智翔 殷诚聪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贝藻王国,蓝色牧场。在世界罕见的贝壳沙海滩上,璀璨星河与“蓝眼泪”奇观同框,令人沉醉于梦幻仙境之中。

位于东海黄金海岸线上的南麂列岛,近来不断凭借“颜值气质”火爆出圈。去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南麂岛迎来又一高光时刻: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浙江省继西溪湿地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湿地。而后,南麂岛还先后高分入选我国首批“和美海岛”及我国第二批“美丽海湾”。

如今,升格“世界级”湿地已一年有余,地处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南麂岛发生了哪些变化?

“实现了‘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以来,南麂岛全面提速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高颜值提升、社会高效能治理,积极探索人海和谐、惠民共富的新路子。

碧海银滩的“生态岛”

“神话之鸟,孵化了!”去年6月,在海天之间,南麂岛迎来极度濒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的诞生。环绕海岛,鸟声长鸣,恍若一曲出世精灵绽放之舞。

保护“湿”与远方,绘就生态画卷。作为浙江“宝岛”,南麂列岛是中国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目前,南麂共鉴定有2155种海洋生物,鱼类393种,贝类422种,大型底栖藻类186种,贝类及大型底栖藻类分别占全国贝藻类种数的15%和25%,约占浙江省贝藻类种数的80%,是我国主要海洋贝藻类的天然博物馆、基因库。

“全力护航南麂生态环境,打造碧海银滩‘生态岛’。”南麂保护区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去年以来,他们先后编制《浙江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修复方案》《浙江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规划》等,明确了南麂列岛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为全面加强南麂列岛湿地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大力开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生态修复,如海岛植物保护(一期)工程,通过清理危害植物、树木病虫害防治、裸露山坡或山体植被等,有效增强南麂保护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提升南麂列岛陆域及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其中最引发关注的,是南麂开展鸟类资源修复工作,启动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栖息地建设与招引研究项目,当年实施招引,当年就取得了突破,成为浙江第三个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地。

此外,平阳县人民法院、平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同样多措并举,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

“海陆空”一体化的“科技岛”

“你们看,目前虎屿岛水底已经监测到贝类403种,藻类174种。”近日,南麂岛生物多样性潮下带监测及蓝碳数字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大屏幕就能实时查看水底生物种类变化及设备情况。

聚焦生态保护,首先要摸清家底,并能实时掌握生物多样性状况。为此,近年来,南麂岛积极向科技借力,持续推进科研“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一体化数字运用平台,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执法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让生态监测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此外,该保护区还先后创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建设南麂海洋科研中心,持续强化与各科研院校(所)“产学研用”合作。积极发挥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功能,打通“科研—科普”链条,打造南麂海洋科教馆,并构建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生物智能识别系统,目前已完成数据库构建、系统研发工作,整体测试识别准确率达90.1%。

人海和谐共生的“奔富岛”

“咕咕,咕咕……”傍晚时分,在南麂岛汇海渔业的养殖基地里,一条条刚捕捞上岸的大黄鱼露出金黄色的肚皮,不停地跳跃,数十名工人麻利地进行分拣。-60℃快速冷冻,经过冷链包装处理的大黄鱼将运往上海、杭州、南京等8个城市的盒马门店。

不仅以海为生,更与海共生。近年来,该保护区积极探索湿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使南麂岛民真正享受到生态环境价值转化带来的实惠,有效形成一条海陆联动、渔旅融合的海岛发展之路。

据悉,南麂大黄鱼养殖通过规范管理、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了从零散家庭作坊到集群标准化养殖的转变。目前大黄鱼养殖海域面积已达1500亩,年产值达3.3亿元,每年可为南麂镇及其周边地区村民提供销售、养殖、捕捞等上百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岛民增收致富。

一条鱼振兴一座岛。大黄鱼还从单纯的养殖产业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去年盛夏,南麂岛海洋牧歌渔旅体验园正式投入运营,启动大黄鱼文化节、推出黄鱼宴等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使其逐渐成为渔旅融合的网红打卡点。(朱智翔 殷诚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