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在浙江湖州德清举行,启动仪式上为浙江省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基地授牌。 最近,朱鹮迎来了最美观赏季,关于朱鹮的报道也频频出现: 10月14日,河南省信阳罗山董寨第六次朱鹮放飞活动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繁育基地举办,此次放飞7只朱鹮。 10月9日,陕西省西安市一位鸟类摄影爱好者在灞桥湿地公园上空抓拍到一只掠过的朱鹮。据西安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专家分析,虽然这只朱鹮很有可能是9月22日在渭南市临渭区放归大自然的人工饲养个体,但它能飞到灞河来,说明它已初步适应了野外生活。 近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朱鹮野化放归项目中首批1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落户新宁崀山进行野化训练,本次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分两批引进20只朱鹮。 从仅存7只到几千只,朱鹮飞越秦岭、飞到海外 现在频频出现的朱鹮,曾经几乎濒临灭绝。 朱鹮,有吉祥之寓意,被誉为“吉祥之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的日本、朝鲜等地。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环境破坏,加之食物匮乏、缺乏筑巢树木等原因,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 1981年,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被重新发现。41年间,朱鹮从7只繁衍至几千只,飞出洋县,飞越秦岭,飞向全国,飞到海外。 10月1日清晨,位于日本新潟县佐渡岛的朱鹮放飞站进行了今年最后一次放飞,3只朱鹮展翅飞向天空。自从2008年佐渡岛首次实施朱鹮放飞以来,已有492只朱鹮飞向野外,朱鹮在日本摆脱了灭绝危机。而这离不开中国的帮助。1999年1月,作为中国赠送给日本的礼物,朱鹮“洋洋”和“友友”在日本朱鹮即将灭绝之际来到佐渡,拯救了日本的朱鹮族群。据透露,到2021年底,全日本的朱鹮数量大约为650只,其中野外出生的325只,放飞的数量为153只,圈养的数量为182只。 保护朱鹮,各地持续努力 从1981年7只野生朱鹮在洋县被重新发现,到现在朱鹮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我国各地为保护朱鹮付出了不懈努力。 在陕西省,除了洋县,其他地方也在积极保护朱鹮。近年来,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统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取得良好综合成效。现在,宁陕县朱鹮从初次野化放飞时的26只增长到300多只。 作为国内朱鹮第一个迁地保护地,河南信阳董寨保护区无论是人工繁殖还是野外种群重建都取得显著成果,朱鹮从2007年的17只到现在400余只,累计人工繁殖朱鹮279只,放飞127只,野外自然繁育300余只,并呈稳定发展趋势,分布数量及范围不断扩大。 南方地区的朱鹮种群重建工作也在持续开展。浙江德清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以来,大力实施人工迁地保护和野外种群重建工程,攻克了饲养、繁育、野化等技术难关,成功建立了第一个南方种群,现有朱鹮达669只、野外种群达287只,成为全国最大的朱鹮人工繁育种源基地。浙江朱鹮种群成功重建,为中国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朱鹮野外种群复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文提到的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崀山片区分两批引进20只朱鹮,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朱鹮种群重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示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智慧 保护朱鹮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麋鹿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麋鹿,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于20世纪初在中国消失。1985年以来,通过重引入项目,先后在北京南海子、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和江西鄱阳湖等地实施麋鹿人工繁育、散养和野外放归计划。目前,麋鹿种群已全面覆盖麋鹿的原有栖息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相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展示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野生动物保护的有益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