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亿~1.7亿人,高血脂的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摄影/宁颖 一个个数据,触目惊心。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之缺乏适当的锻炼,身体素质下降,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过去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高血压、颈椎病等疾病如今却成为年轻人的常见病,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抑郁症等也都有明确数据证明其年轻化趋势。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启动,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指导之下,四年来,“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力水平总体上的提高,拥有更美好的健康生活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面向2035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如何达到全面健康的生活状态,是广大人民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 “亚健康”敲响警钟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一种状态。在人们传统的健康观中,“无病即健康”,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判断更加趋于整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但其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检查诊断为有病的人也只占20%,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身体虽然没有明显疾病,但却感觉到生理机能衰退、代谢水平低下。其特点是:从临床体检、化验中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也叫作“第三状态”。在心理上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容易被惊吓等等;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腰酸背痛、自汗或盗汗、失眠或嗜睡、便秘或腹泻等等。 今年27岁的萌萌,就是“亚健康”大军中的一员。她本身工作较忙,虽然会按时下班,但常常晚上10点、11点仍要处理工作微信,和客户沟通。常年下来,不仅肩颈一直不好,需要定期按摩,头疼脑热也时不时地找上门来,一入冬还总感觉身体发僵,血压和血脂也在偏高值。本身有点微胖的她,生理期也一直不太规律,大夫叮嘱她一定要排解压力,少熬夜、多运动。她跟《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自嘲道,现在的身体状况简直是主打一个“摇摇欲坠”。 像萌萌这样有健康困扰的人如今不在少数。据《中国人健康大数据》调查,我国健康人群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各种疾病的占人群总数的20%,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约占人群总数的75%,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亚健康状态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各种类型的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等。长期的亚健康状态也会让人身体相对虚弱,很容易被各种病菌或者病毒入侵;生物钟也常常会出现紊乱的状况,睡眠质量不佳甚至失眠。此外,亚健康人群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精神疾病发作比例更高。 2022年发布的《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自评情况良好,但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却远未令人满意。合理膳食种类不够(每天摄入12种食物的人群只有21.4%)、缺乏运动(未达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成为两大短板,而甫入社会打拼的年轻群体,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受访者中平均每人拥有2.2个健康困扰,体重/体型管理、心理/情绪/睡眠、疼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肩颈疼等)问题位列前三,分别占比41.9%、37.5%和28.2%,背后则是75.7%的不良生活习惯群体占比。在快节奏、大压力下的移动互联网社会,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包括久坐、熬夜、情绪难调、饮食无章、吸烟、饮酒等等。压力大、焦虑、沮丧、消沉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现代都市人群的一道健康难题。 吉林省肿瘤医院、中医康复中心副主任宋宸宇表示,有规律的、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改善和保持身体健康比较容易做到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增加体力,亦可使人身心愉悦,减轻心理压力,从生化角度讲还可降低不利的胆固醇水平和血压,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运动的量和形式可随个人年龄、体质、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 我们与癌症的距离 目前,有不少研究论文已警告称:与老一辈人相比,那些目前还是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人的一代,在一生中患癌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此前,美国妙佑医疗国际肿瘤学家和胃肠病专家弗兰克·西尼克罗普表示,大肠癌发病率显著上升,可能和儿童时期接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导致肥胖率上升有关。他指出,过去30年,儿童肥胖症已变得更加普遍,也更成问题。还有研究人员指出,人体内约有100万亿个微生物,这些主要存在于肠道中的微生物被认为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人们对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的增加将改变微生物的组成,并危害健康。 哈佛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荻野周史则认为,一些其他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及血癌骨髓瘤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虽然这些疾病和消化系统没有明显关系,但也很可能受肥胖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此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睡眠模式的改变、夜晚反复暴露在明亮光线下,这些都会影响人体周期节律和新陈代谢。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重大疾病在我国的高发年龄是40岁之后,40岁可以看成人身体健康的分水岭。从年龄段来看: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39岁时处于较低水平,其中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达到154.53/10万,几乎翻番。 《柳叶刀》的一篇论文列出了目前我国23种主要的潜在致癌风险,囊括了行为、感染、代谢、饮食和环境五个方面。其中,吸烟、体重超标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致癌风险最为严峻。据研究,吸烟与肺癌、肝癌在内的12种癌症有关;人乳头瘤病毒则主要导致阴道和宫颈等女性器官的癌变。此外,喝酒、艾滋病毒和糖尿病等也被视作主要的致癌因素。 长沙盈康肿瘤医院院长、放射治疗科副主任医师李祥认为,癌症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无规律、无节制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二是随着早诊断早筛查理念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定期体检并进行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即除了常规体检项目外增加必要的内镜检查与活检、影像诊断、肿瘤标志物测定等。“定期体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他强调,“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方法是体检及早癌筛查,若在体检中发现不能明确性质的包块、结节、新生物,需要到相关科室进行复查。” 不久前,吴尊友患胰腺癌离世的消息让不少人为之痛心。今年3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中心主任李德卫在第三届长江肝胆胰外科论坛上提到,目前临床上接诊的患者大多在45岁以上,但这两年,40岁左右的患者逐渐增多,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现难”是胰腺癌的一大特点。李德卫指出,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当出现上腹或背部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黄疸、新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体重明显下降、大便性状改变等,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筛查。而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身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 癌细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李祥介绍,正常的细胞需经十年以上甚至数十年的诱导、刺激,才可能转化成癌细胞。“这就需要大量科普防癌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癌症,提升全民防癌抗癌的意识与能力。”他指出,预防癌症首先要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少食腌制、熏制、烧焦、发霉变质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饮食结构,适量活动,保持心情愉快。此外,他还建议接种疫苗,比如肝炎疫苗、HPV疫苗等,减少患癌的可能性。 宫颈癌是生长在女性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也是唯一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宫颈癌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有关,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针对性预防。“最近一段时间,妇产科门诊HPV感染的患者以及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数量都有所增长,相关病例占当日门诊数量的2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袁冬兰说。她介绍,过去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年女性群体,但从目前的就诊状况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数量均攀升较快,呈现两极分化。 “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一定要重视年轻人群体的多价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周琦呼吁道。接种HPV疫苗是第一道防线,最高可预防90%以上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女孩在年龄小时接种HPV疫苗,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可以有更好的保护效力。第二道防线是筛查,建议21岁以上的女性每两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或者TCT检查的宫颈筛查。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宫颈癌防控工作。《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提高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推进适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等重要目标。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以消除宫颈癌为切入点的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总结多年工作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广东、海南、福建等省份以及鄂尔多斯、济南、厦门、无锡等城市陆续出台了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政策,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行动计划》总结地方经验,提出促进HPV疫苗接种,国家层面对于符合要求的国产HPV疫苗要加快审评审批;地方层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 健康是一种选择 漫长的人生当中,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是否对健康进行有效管理,都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水平。人们的身体初始禀赋不同,小的健康决策在一个小的时期内,对健康可能没有多大的影响力,然而在长期能积累成大的健康变化。有科学家表示,除非采取行动鼓励更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改变食品生产和分配的方式,否则未来慢性疾病的负担将持续增加。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生活方式医学干预对于慢性病预防和管理,以及提高整体健康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心脑血管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总体有效率(预防、逆转、康复)超过80%,并能够有效提升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生活方式医学被美国肿瘤协会确定为肿瘤康复的四大要素之一。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专家组研究更是指出,当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过去3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快速增长,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过50%,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约有5亿~6亿成年人和5000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会增加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特定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44%的2型糖尿病、23%的冠心病和7%~41%特定癌症的负担可归因于超重/肥胖。未来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率及其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肥胖预防及治疗已经刻不容缓。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减重的基础。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坚持平衡膳食,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奶类、蔬菜、水果,降低进食速度,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有利于减重。 9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生活方式医学研究中心及生活方式管理门诊揭牌,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新机制,聚焦国家层面急需解决的、关系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重大慢性病防控管理问题,搭建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学术支撑平台,建设生活方式医学学科,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为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提供循证基础。 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张谞丰表示,构建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体系,需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及合力。门诊将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行持续的监管指导,开展贯穿全周期的健康教育,增强群众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认识和意识;开展个性化的健康评估,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不良行为习惯的变化;对个体的生活方式给出合理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定期跟踪和评估进展,及时调整和纠正;设定健康生活方式评估考核制度和达成标准,增加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动力;成立各种支持互助小组,提供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的平台。门诊还将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与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组织活动,开展生活方式医学健康教育项目;与其他医学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生活方式相关规范的制定,共同开展生活方式医学的研究工作。通过资源互补、经验共享,提高科普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全国各地也在纷纷行动起来。在2023健康中国发展大会上,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平发言指出,该省积极倡导健康宣教,全面推广每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开设一批公益健康栏目,推出一批媒体健康专栏,建立一批健康教育基地,实施一批健康促进行动,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打造“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全民健身特色品牌,“云走齐鲁”成为首个纳入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的地方赛事,县级和乡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覆盖率均已提升至90%以上。积极倡导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空气、水等环境治理,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全覆盖,社会健康环境明显改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评估居全国第二位。 “人生前半场,拼的是智力和资源,人生后半场,拼的是体力和健康。”生命不应只是活着,而应是健康、高质量地活下去。 (《小康》杂志社济南运营中心主任刘光涛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赵狄娜 编辑:刘彦华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