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内蒙古:防沙治沙与产业化同频共振

2023-11-14 19:45:53 来源:科学强国 作者:郭煦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内蒙古,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横跨“三北”,毗邻八省,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内蒙古东西绵延2400多公里,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积达9.14亿亩,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3%;沙化土地面积达6.12亿亩,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23.7%。

image.png

供图/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十年,内蒙古累计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1.03%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内蒙古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持续开展科学攻坚,为防沙治沙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多措并举,打造防沙治沙样板

初夏时节,疾驰在库布其穿沙公路上,放眼远眺,蔚蓝的天空下,连绵起伏的绿浪不断向远方舒展,丛林间不时有鸟儿在鸣唱。谁能想到,这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

为了实现绿色中国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各族干部群众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成就了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

这里只是内蒙古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为集中、沙害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这些战略定位决定着内蒙古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中,内蒙古是“北方防沙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挡沙墙”。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苦,在与风沙危害斗争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双减少”。据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09年的61.3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60.9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4169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2009年的41.1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0.79万平方公里,净减少3432平方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17.51%提高到2021年的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2021年的45.03%,实现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

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千万亩努古斯台项目区,一棵棵樟子松迎风屹立,地上长满各种茅草。

在努古斯台项目区种了13年樟子松的科左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介绍,这里曾经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漫天黄沙卷着石子飞”。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通辽市各族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一望无际的绿色。如今,通辽范围内的科尔沁沙地实现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乔灌草种群关系稳定,樟子松茂密成林。

为了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

内蒙古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推行舍饲圈养,实施草原奖补机制和退牧还草,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沙区设施农业,优化沙区能源结构,不断强化林地、草地、沙地管理。同时,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行为,使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全区共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个,封禁面积18.35万公顷。

通过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建设等重点工程,内蒙古走出了一条大工程带动大治理的防治之路。

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内蒙古坚持防治并重、治用结合,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区特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六大类型沙产业,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百姓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区共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3家,内蒙古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4家,涉林合作社600余家,入社农户1.5万户,林沙产业产值达547.7亿元。

结合全区实际,以治沙、治水、治盐碱为重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力度。经过多年实践,内蒙古在技术措施上,探索形成了种子改良、节水抗旱、封沙育林等一大批适宜不同沙化类型地区的技术模式;在工程措施上,全面推动人工造林向机械化造林转变。“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有6项防沙治沙技术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在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创新了微创气流法造林、甘草平移种植、削峰填谷治沙、无人机飞播造林固沙等技术,显著提高了防沙治沙成效。

创新探索,百花齐放

“十多年前,沙尘暴一来,打得人脸疼,能见度不足50米。”生活在科尔沁沙地的村民滕大勇回忆说。遥感影像显示,2010年,这里还是一片被流动沙地覆盖的不毛之地。2014年,通辽市实施“千万亩”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千万亩”天然草原修复工程,科尔沁沙地治理开始走上快车道。到2021年,遥感影像显示,这片沙地已披上一层厚重的绿装。

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与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五年间累计减少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减少量的三分之一,为我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作出重要贡献。

“治沙并非最终目的,农牧民也需要生存和发展,因此拔掉沙区的穷根才能实现双赢。”内蒙古林草局副局长马强说,内蒙古将国土绿化、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探索和创建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防治模式,走出了一条大地增绿、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近年来,科右中旗立足能源富集优势和生态空间布局,有序发展以“风光储”互补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朝着绿色、循环、低碳不断优化。走进华能高力板“风光储”一体化治沙100MW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闪闪发光,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工作人员正在对场区内的光伏板进行巡检,随时掌握运行状态。

华能高力板‘风光储’一体化治沙项目选址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在建设发电项目的同时,同步推进绿化工作,在项目区播种草籽,使场区内绿地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沙漠治理,使土壤适合植物种植,土地因有植物覆盖,减少尘土飞扬情况,植被在固沙绿化、阻止沙漠化蔓延、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产生作用,实现光伏与生态的融合。”华能高力板风电场场长助理刘文强说道。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端。近年来,达拉特旗将防沙治沙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和光照资源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目前,达拉特旗已建成10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光伏发电基地,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可达165万吨,在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的同时治理6万亩库布其沙漠。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风沙源’变成了首都‘后花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

在与风沙斗争的过程中,内蒙古各地立足实际,探索出不少独具特色的治沙模式,成为全国治沙成效最显著的省份之一,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被构筑得更加牢固。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境内林地采取多种方式有序流转。通过二十年的防沙治沙,全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37.9%。

赤峰市翁牛特旗在沙地治理过程中强化科技支撑,形成并推广了机械沙障治沙、复合沙障治沙、封沙育林育草基础上人工促进自然修复、人工造林治沙等技术模式,特别是应用了聚乙烯纱网沙障、可降解纤维沙袋沙障,有效解决了传统沙障材料短缺、使用年限短、铺设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等问题。2000年以来,翁牛特旗累计完成沙地治理面积570万亩。

阿拉善盟通过推广“先造后补”、合同制造林、合作社造林、专业队伍造林等新机制、新模式,走社会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防沙治沙力度不断加大。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01%,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提高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科学攻关,贡献中国智慧

在治沙实践中,内蒙古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以治沙、治水、治碱为重点,推广使用乡土树种草种,科学配置防治模式,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确保了防治的质量和效果。“在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沙袋沙障治沙技术、低覆盖度防沙治沙原理及技术等方面,内蒙古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治沙造林处处长张根喜说。

“治沙的终点并不是将沙漠全都变为绿洲。”张根喜认为,沙漠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类还无法让沙漠消失,“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科学的治理技术,有效控制沙漠的危害,使其有沙不成害,阻止沙漠进一步扩展”。在长期实践中,内蒙古总结完善了“锁边林带”治理沙漠技术模式,依据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沙丘前移,采取“流沙固定,乔灌并举,封沙育草”乔灌结合治理流沙的技术,在大漠呈现出“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相较于人力治沙,机械化治沙更具优势。内蒙古研制的“吞沙巨兽”,正在沙漠治理中大显神威。聚乙烯纱网沙障铺设机、植物基固沙剂喷播机、植物沙障栽植机等机械化设备,大大提升了治理速度和效率。

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内蒙古还总结制定出《飞播治沙造林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程》《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等53项防沙治沙与沙生植物栽培经营地方标准,为我国治沙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科学方法。

image.png

供图/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如何善治善为高效推进荒漠化防治?多年来的探索不仅为内蒙古留下宝贵的经验,更为我国和世界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肇晟说,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总结起来有七条经验。

一是治沙任务压实到人。内蒙古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关键是明确两个“责任人”:一个是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防沙治沙第一责任人,另一个是分管负责同志是防沙治沙主要责任人。王肇晟表示,“各级政府每年都召开会议,对防沙治沙进行全面部署,做到了年度目标明确,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当地始终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保护优先的方针,不断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依法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推行舍饲圈养,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发展沙区设施农业,优化沙区能源结构,沙区林草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三是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内蒙古全面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走出了一条大工程带动大治理的防治之路。

四是政策激活治沙动能。当地制定了《关于加快山区沙区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多项防沙治沙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调动了政府、社会和广大群众积极性,呈现共同参与防沙治沙的新局面。

五是坚持治沙又致富。内蒙古重点培育发展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等六种类型的沙产业,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沙产业逆向拉动了防沙治沙工作,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共赢。

六是强化林草科技支撑。各地根据荒漠化防治的实际,积极使用乡土植物种,大力推广防沙治沙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健全防沙治沙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培养和建立专业技术队伍,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沙区农牧民的技术培训,极大提高了防沙治沙成效。

七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内蒙古始终坚持培树典型,涌现出以“时代楷模”苏和、“全国治沙英雄”殷玉珍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推出以乌审旗、杭锦旗等为代表的治沙群体,带动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将防沙治沙推向深入。

作为中国防沙治沙成功实践的库布其沙漠,更是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提供了“中国方案”。

百战黄沙穿绿甲,不退沙魔誓不休。打造防沙治沙新样板,内蒙古一直在路上。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6月下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煦

编辑:刘彦华

审核:龚紫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