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8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前最后一次试航 9月7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驶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外高桥造船4号码头,开启完工验证新航程。这是继7月24日圆满完成第一次试航所有试验项目,时隔45天后,再次整装启航,全面实施最终的完工试航计划,也是交付前的最后一次试航。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极点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北纬90度暨北极点区域。考察队重点围绕大气、水文、生物及海冰情况开展了冰站调查和海洋综合调查作业,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北极点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 我国正式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9月6日,《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成立,将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奇异福建龙填补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消息,该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徐立明团队合作,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是已知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 河北首次发现两具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9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一只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堪称世界之最。目前,恐龙化石修复已经完成,后续化石发掘修复团队将根据化石标本,制作等比例的3D复原模型,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并开展相关科研、科普工作。 日本发射小型登月探测器和X射线天文卫星 9月7日,日本在南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用一枚H2A火箭成功发射一个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和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XRISM”。据悉,SLIM是日本第三个挑战登月的探测器。XRISM是一颗担负X射线成像和光谱探测任务的卫星。这颗质量达2.3吨的卫星搭载软X射线分光装置、软X射线成像装置、微热量计等,通过观测和测定恒星、星系以及吹过它们之间的高温等离子体中所含元素及其速度,探索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星系团进化、宇宙物质循环史、宇宙能量传输与循环等。 全球去年多项环境指标创新高 当地时间9月6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表的年度气候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高度、海洋热含量等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显示,2022年,北极连续第9年气温异常状况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南极也经历了多种极端天气,海冰范围和海冰面积单日数据屡创新低。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三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再创新高,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量子纠缠研究新突破!中国科学家为研制新型高性能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 量子纠缠是决定量子计算性能的重要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月6日发布消息,该校潘建伟院士、苑震生教授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副教授、复旦大学周游副研究员合作,近期使用光晶格中束缚的超冷原子,通过多项创新技术制备出多原子纠缠态,向制备和测控大规模中性原子纠缠态迈出重要一步,为研制新型高性能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不久前发表了该成果。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