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5 中国科学家获得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 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的欧洲专利局7月4日宣布,中企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及其团队从6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欧洲发明家奖(“非欧洲专利局成员国奖”类别)。据欧洲专利局网站介绍,吴凯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带有顶盖的锂离子电池,该顶盖可作为一种屏障,降低电池安全风险,进而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爆炸和火灾风险。 中国科学家微生物学研究成果被写进国际权威教科书 南开大学王磊教授团队首次揭示霍乱大流行菌株起源和完整进化途径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被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刊文报道后,近日被写入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教科书《微生物》。该团队发现,当前的霍乱大流行菌株起源于南亚,随后在朝圣等人类活动的推动下经历了南亚—中东—印度尼西亚的迁移路线;在这一过程中,菌株在新地域遭受选择压力、获得系列特殊基因,形成高致病性和高传播力。 叶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新“三有”名录 国家林草局近日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叶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了新“三有”名录,而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据了解,新调整的“三有”名录共收录陆生野生动物1924种。与2000年首次发布的原名录相比,新名录在基本保留原有种类的同时,新增了700多种野生动物。 国家卫健委:我国援外医疗队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 7月4日,据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工作推进会议暨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外事工作会议消息,60年来,我国援外医疗队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援外医疗步入发展合作新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我国是世界唯一一个长期无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派遣医疗队的国家,援外医疗队派遣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派遣规模最大、实施效果最好的援助项目之一,深受受援国政府和民众的欢迎。60年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多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 新型铁电材料可变身机器人“肌肉” 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表示,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铁电聚合物,能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应变,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器(致动器),在医疗设备、先进机器人和精密定位系统中大显身手,例如作为机器人的“肌肉”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材料》杂志。 身上有静电更易吸引蜱虫! 据科技日报消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蜱虫可以被宿主自然积累的静电吸引到比自身大几倍的气隙中。这可能会极大地提高它们寻找寄生宿主的效率,因为蜱虫不会飞、不会跳,所以这是它们能够接触到较远、较高宿主的唯一机制。这一发现发表在6月30日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是已知第一个动物之间因静电而产生附着的例子。 辽宁发现1例猴痘病例,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据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消息,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间传播。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积极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做好健康防护。 夏季腹泻高发疾控专家支招做好防治 近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出现高温现象。疾控专家提示,高温来袭,应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注意食物和饮用水卫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主任翟惠虹介绍,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可以从注意饮用水卫生、食物生熟分开、培养良好手卫生习惯、减少与肠道传染病患者接触、勤洗勤换衣被用具等入手。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宜煮沸后再饮用。饭前、便后要把手洗净。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