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9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中疾控专家:XBB成主要新冠病毒 流行株,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5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监测数据看,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为XBB系列变异株,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河北邢台发现明代正德年间石碑 距今500多年历史 据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文保部门消息,当地工作人员近日在该区河郭镇赵牌村发现一通明代正德十六年所立的石碑,碑文全称为“明故迪功郎陕西鞏昌府宁远县丞南和赵公墓表”,距今已有502年历史。 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 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5月6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11标段隧道,攻克各项技术难题最终贯通并通过验收。该工程应用工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实现了大直径盾构掘进由“人工为主、智能为辅”到“智能为主、人工为辅”产业升级,标志着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该智能建造体系在上海机场联络线11标段隧道的应用证明,设备利用率提高10%,施工组织效率提高16%,创造了14米级盾构单日掘进32米的行业最好纪录。 我国大洋钻探船北部母港启用 5月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在鳌山湾畔揭牌。该码头是我国深海探测“国之重器”——大洋钻探船的母港之一。大洋钻探船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和超过10000米的钻探能力。该码头的建成运行将为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提供有力的基地保障,有助于加快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促进实施以我国为主导的深海科学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有力支撑“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战略,对提升我国海洋地球科学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支撑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高原 风电基地全容量投产 5月8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富源西风电项目135台风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装机规模最大高原风电基地800兆瓦全容量投产。富源西风电项目由国家电投云南国际投资建设,总装机规模800兆瓦,安装135台风机,分别位于曲靖市富源县、沾益区、麒麟区。该项目每年预计发电量19.6亿千瓦时,可为超过123万户家庭提供电能,每年可节约标煤6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3.2万吨、二氧化硫1171.8吨。 最新发现!月球上也有玻璃 月球上也有玻璃!5月7日,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消息,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的物质科学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多种类型、不同起源的月球玻璃物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我国成功开发纳米粒子,可用于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延长了粒子内的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穿透性,以极低的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 编辑:杰西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