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成功运行

2023-03-14 19:54:39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image.png

2023.03.14

  我国成功发射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

  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6次飞行。

  我国牵头制定端边云协同技术国际标准

  由鹏城实验室牵头制定的数字视网膜系统国际标准近日在IEEE标准协会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球首个端边云协同技术的国际标准。鹏城实验室位于深圳,是中央批准成立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俄罗斯发射“射线-5X”中继卫星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3月 13日在官网发布消息说,搭载“质子-M”运载火箭的中继卫星“射线-5X”于莫斯科时间3月13日凌晨2时13分(北京时间7时13分)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并已进入预定轨道。

  我国首个长江江豚、中华 白海豚智慧监测平台建成

  我国首个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智慧监测平台建成,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平台可通过实时识别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声呐信号,测算动物个体数量和准确方位等。

  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 设备在南极成功运行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在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由该台牵头完成了南极内陆太赫兹天文试观测和通信收发等实验。科研人员分别在昆仑站和泰山站开展了太赫兹天文试观测和通信收发演示实验,首次实现中国自主研制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内陆极端环境下的成功运行,并精确测定冰穹A地区0.5THz观测窗口大气透过率,进一步完善了前期太赫兹天文台址测量结果,对未来南极内陆太赫兹天文观测具有指导意义。本次实验还首次实现南极内陆地区公里级0.5THz频段太赫兹信号收发实验,为今后在南极深入开展下一代通信技术研究和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气候变化致永久冻土融化 一些病毒或将被唤醒

  据欧洲新闻网(Euronews)3月12日报道,一项近期发布的研究预印本显示,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科学家们从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分离并复活了几种古老的病毒,其中一种是从2.7万年前含有大量猛犸象毛发的永久冻土样本中发现的巨型病毒Pithovirus(中文名暂译阔口罐病毒)。

  历经“五次生物大绝灭”繁衍至今 古生物“海豆芽”研究解密

  腕足动物舌形贝(lingulid)被达尔文定义为“活化石”。它自寒武纪早期出现,历经了地球动物出现以来所有的磨难和自然灾害,尤其是经受了地球最严重的“五次生物大绝灭”事件而繁衍至今。目前仍分布在我国广西和日本、新西兰等地的近岸浅海地区,成为当地桌上的一道美食。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团队通过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固着、黏附、群居和穴居)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地保留下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第一张昆虫全脑图谱绘制完成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昆虫大脑图谱,首次描绘了果蝇幼虫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连接,这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使科学家更接近对思维机制的真正理解,支持未来的大脑研究并激发新的机器学习架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杰西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