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多沙河流最多的国家,黄河是世界上水流含沙量最高的大河,其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公斤/秒立方米。在我国修建水利水电工程都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泥沙问题,实际的需要推动了泥沙研究的蓬勃开展。清华大学水利系是泥沙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几十年来积极开展了黄河、长江等江河工程泥沙问题及泥沙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钱宁教授在清华大学指导他的研究生 图源:清华大学档案馆 作为泥沙实验室的创始人钱宁院士,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学术带头人,他无论在学术研究水平上,还是队伍的培养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钱宁先生不但负责了葛洲坝回水变动区的泥沙模型试验,主持了清华大学对三峡工程中泥沙问题的论证工作,指导了三峡工程中兰竹坝、重庆港的模型试验,在病危期间还指导写出了“关于长江三峡的几个泥沙问题”的论文,被国内外多家刊物采用,转载和引用。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已成为中国水利人集体的精神力量。 制订黄河治理规划 钱宁是浙江杭州人,1922年12月4日出生于书香门第,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他的弟弟钱理群是北京大学资深文科教授,以鲁迅研究闻名于世。 钱理群曾说,家庭出身决定了其研究的基本立场:“因为我的家庭成员中,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而且我的感觉中,他们都是好人,甚至我敢说他们都是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历史就是这样,在20年代初中期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站到国民党那边,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到共产党这边来。我父亲为了救国,加入国民党,我哥哥姐姐为了争取民主自由加入共产党。我要写出历史的复杂性。” 钱宁1948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钱宁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报效祖国。1955年他放弃了在国外享有的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与许多留美学者一道,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从美国学成回国后,钱宁教授就投身于黄河治理的研究工作。在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中,他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河床深层的淤积物中,绝大部分泥沙的粒径都大于0.05毫米。这种作为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主体的粗泥沙在黄河每年的来沙中大约占3亿到4亿吨。它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怎样淤积到黄河下游河道中的?后来,经过对黄河中游的地表物质组成和粗细泥沙输沙模数的地区分布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弄清了黄河中游输沙最多的的3片地区,同时也查明了其中两个地区也就是构成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的主要产区,这样,危害黄河下游的粗泥沙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但是,粗泥沙是在什么条件下搬运到黄河下游的呢?这个问题在钱宁教授的脑海里还是没有解决。 1973年,钱宁教授被调进清华大学水利系,来到黄河三门峡的教学基地工作,又恢复了对黄河治理工作的研究。钱宁组织清华大学水利系教师对三门峡水库建库以来19年中黄河下游发生的103次洪峰逐个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查明了每个洪峰通过黄河下游后,在河道中究竟造成了多少冲刷和淤积。另一方面,利用黄河中游大量水文站网的资料,查明这些洪峰是从哪里产生的。分析结果表明,在103次洪峰中,有13次洪峰来自粗泥沙产沙区,虽然洪峰次数只占总次数的12.6%,但它们在黄河下游河道中造成的淤积量却占全部洪峰总淤积量的59.8%。在黄土高原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中,有80%的粗泥沙来自10万平方公里,其中5万平方公里的产沙量就占到粗泥沙总量的一半,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结论:这个5~10万平方公里的粗泥沙来源区应该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应该首先集中力量把它治理好。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后,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广大学术界的赞同,被誉为是“治黄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并于1982年获得了全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从那时以来,在历次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规划中,都把“集中治理多沙粗沙来源区”作为指导方针和成果,是中国治黄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钱宁善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贯重视我国水利建设中泥沙问题的研究,是我国研究黄河的著名专家之一。他的《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一书,为防洪治河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他对制订黄河治理规划、解决钱塘江河口及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都在实践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把生命献给祖国的水利事业 钱宁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先后参加和领导了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所等科研机构的创建,并长期在黄河现场进行观测试验研究工作,踏遍黄河上、下游和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多次成功组织了重大泥沙问题的科技攻关,在全国泥沙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钱宁一贯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倡导组织了多种类型的泥沙培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泥沙工作骨干力量。 1979年他不幸身患癌症,在病中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以亲身经历教育青年,公开宣布自己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找到了历史的归宿。钱宁在病重期间,仍积极关心和指导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抱病参加会议,发表了重要意见。他反复叮嘱一起工作的同志,要把三峡工程的科研工作做细、做好,为中央决策提供科学的、负责任的明确意见。 1980年,钱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他被光荣地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更以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惊人毅力,开始了生命的最后拼搏,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更以巨大热忱,精心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贯彻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他积极写出了教育改革建议书,呼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注意人才的培养。 钱宁教授为了促进我国泥沙科学事业的发展,十分注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开展科技合作。他积极发起组织在我国召开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钱宁教授的倡导下,1984年在北京成立了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并创办了英文版《国际泥沙研究》杂志,进一步加强了同各国学者间的联系,促进了我国泥沙科研工作的发展,在较短的时期里跨进了国际科坛,扩大了我国的影响力。 1987年为了纪念钱宁在泥沙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经水电部批准,由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设立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简称“钱宁奖”)。“钱宁奖”于2002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为社会力量奖,是面向泥沙科学技术领域的专业奖项。 钱宁是一位有名望的科学家。他不但有严谨的学风,刻苦勤奋的精神,又有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平易近人,待人宽厚,关心他人比自己还重。他无愧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忠诚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和崇高品质,学习他严于律己,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把自己的智慧与才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水利事业。 钱宁教授所走过的道路和他的光荣业绩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作者:苏枫 编辑:于靖园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