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7 气候变暖引起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现象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气候变暖致使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的现象,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研究发现:扁桃体菌群具免疫调节作用 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栗占国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尖端科学》在线发表论文,证明扁桃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未来,扁桃体抗菌肽有可能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口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扁桃体存有丰富的微生物,其中不仅存在有益菌,也含有致病菌。当受到气候、环境、饮食等外界刺激或自身免疫力较弱之时,就会出现扁桃体微生态失调,也就是常见的细菌、病毒感染。因此,当扁桃体抗菌肽不足时,可引发免疫反应紊乱。只要补充足够的扁桃体抗菌肽,就可以避免免疫反应的发生或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为自身免疫病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可充电遥控半机械“小强”现身 由日本理研先锋研究中心(CPR)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设计了一种远程控制的半机械蟑螂系统,该系统配备了一个微型无线控制模块,可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尽管有机械装置,超薄的电子设备和柔性材料允许昆虫自由移动。为了成功地将这些设备集成到表面积有限的蟑螂身上,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特殊的背包、超薄有机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一种黏合系统,使机器能够长时间连接在一起,同时允许蟑螂自然移动。该成果近期发表在《npj柔性电子学》,有望推动半机械昆虫更快走进现实应用。 新型有机薄膜传感器以全新方式识别光 光谱学被认为是研究领域和工业领域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光谱仪可以确定光源的颜色(波长),并在医学、工程、食品工业等各种应用领域用作传感器。目前的商用光谱仪通常“体型”较大且非常昂贵。如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IAP)和德累斯顿应用物理与光子材料综合中心(IAPP)的研究人员与该校物理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薄膜传感器,能以全新的方式识别光的波长,分辨率低于1纳米。相关论文刊发于近期《先进材料》杂志。 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发射 北京时间9月6日10时2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将在轨开展导航增强等技术验证试验。 云南天文台在太阳大气波动研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并结合其他地面和空间望远镜的数据,针对太阳大气中准周期快摸波列的产生过程以及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了准周期快摸波列的形成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快报》上。 “气候变化协同”全球行动启动 北京时间9月5日晚8点,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正式启动“气候变化协同”系列行动。此次行动旨在通过动员青年行动,提升全球公众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认知,从气候变化与其它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的角度跨界合作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巴黎政治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三所盟校同时举行,面向全球直播,近27万人次在线观看。 渐冻症联合疗法安全性获证实 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干细胞和基因联合疗法,可潜在地保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患者脊髓中的患病运动神经元。研究团队证实了联合治疗的实施对人类是安全的。研究证明,工程干细胞产品可安全地移植到人类脊髓中。经过一次性治疗后,这些细胞可存活并产生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超过3年,这种蛋白质已知可保护在ALS中死亡的运动神经元。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医学》。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杰西 校对: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