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儿童行动的自驱力问题

2024-05-30 09:21:09 来源:《小康》 作者:胡晓生 责任编辑:周经韬 字号:T|T

  儿童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获得成长,而观察、认识、了解他们这一喂养人类幼崽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更是养育者的必经之路

  文|胡晓生

  这一天,家里冰箱里面有一大块冰激凌蛋糕。晚饭后已经吃了两小块的儿童一边写作业一边要求还要一大块。看着她磨磨蹭蹭不爱写作业的样子,家长说,如果你在9点之前完成所有作业,就给你切一块蛋糕;如果超过了9点,就给你削一个梨。

  小学四年级的儿童看了看我严肃认真的样子,迅速拿起笔,宣布:“我开动了!”八点半该儿童完成了全部作业,获得了吃蛋糕的权利。

  这件事情与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几乎完全一样。我跟她商量,如果先写完作业就可以痛快玩好多天,如果没有写完,就需要一边玩一边写作业,还要早几天回家专门赶作业。她认真考虑之后,花了几天时间完成了全部寒假作业,愉快地度过了整个假期。

  我观察的这位9岁儿童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对于学习的兴趣,从开始的好奇到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经历了情绪上的起起落落,也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瓶颈。作为其主要的管理者与旁观者,有与她一起完成写作业任务时的“鸡飞狗跳”,也试过“自行承担后果”式的短暂放任,也有逼迫其完成必需任务的紧张经历。深深感触人类为何要经历这么漫长的幼崽喂养期。

  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中强调,儿童逐渐达到成人的状态,依靠的不是听取一套行为准则和道理,而是从他的个人努力和亲身经历中去懂得这一切。相对的,社会也希望新一代的发展是丰富的,而不是对上一代的单纯模仿。

  对于儿童学习的动机问题,皮亚杰批判了克拉帕雷德的“机能教育”理论,克拉帕雷德认为成人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动机才会行动,而儿童则能够在没有动机的情况下努力。皮亚杰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存在,受到兴趣或需求的法则支配。如他们对于某种活动的自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活动的效果就无法发挥到极致。

  在我观察对象中,皮亚杰的动机理论得到了印证。当有了明确的、短期可见的理由,儿童容易产生行动的内驱力。而平时的日常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是因为说教所灌输的“道理”并没有在儿童认知中形成图式,类似“不认真写作业就记不住这些知识”、“记不住知识点就考不到好成绩”之类的空洞的说教,是很难内化在儿童的认知当中的。

  当儿童没有及时完成作业,面临“没有完成前一天的作业就要重新写两遍”的结果,是短期可见的,是马上要经历的“噩梦”,儿童会因为要避免这样可怕的事情发生而完成当天的作业。

  激发儿童学习与行动的内驱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了解儿童真实的愿望,用愿望驱动,让儿童的兴趣与长远的愿景慢慢内化于心,成为每次“犯懒”时警醒的神器。比如,“当昆虫学家不能考试不及格”、“在学校多写点作业回家就能多看会儿电视”、“积极回答问题获得代币奖励能够换昆虫标本”……类似的话语大多数都会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

  卢梭笃信儿童天性纯良,童年那段时间人是自然的,心智的发展很可能遵循一套恒常的法则,由此而诞生了一套细腻的教育理论。卢梭说过“儿童自有其独特的观察、思考和感受的方式”。而他的建议是,“从认识你的学生开始,因为你对他们一无所知”。

  儿童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渐获得成长,而观察、认识、了解他们这一喂养人类幼崽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更是养育者的必经之路。

  (作者系《小康》杂志社副总编)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5月下旬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