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25%-4.50%之间。 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七次加息,也是在其“大刀阔斧”地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后的首次放缓加息,加息幅度首次缩小至50个基点。算上本次的50个基点,美联储在本轮加息周期已累计加息4.25%。4.25%-4.50%的利率区间,也再次刷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高。 美联储称,预计继续上调目标区间将是合适的。 美联储再加息 “靴子落地”后,美股三大股指盘中短线下挫均转跌。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142.95点,跌幅0.4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下跌85.93点,跌幅0.76%;标普500指数收盘下跌24.65点,跌幅0.61%。 而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不到24小时,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挪威央行、菲律宾央行、墨西哥央行等,也将公布年内最后一份利率决议。目前,业内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可能也会加息50个基点,而其他央行的借贷成本也料将上升。 美联储加息步伐“降速” 美联储最早释放加息步伐将“降速”的信号,其实是在上个月的货币政策声明之中。而在本月议息会议噤声期前的最后一场讲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再度重申,由于美联储已经快速加息,而这些举措需要时间来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官员们认为放缓加息将是可行的。 鲍威尔当时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时表示,“放缓加息步伐的时机可能最快会在12月的会议上到来。” 北京时间12月15日,鲍威尔此前的“放风”成功兑现。这一次,美联储将加息幅度下调为50个基点。 建设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曹誉波表示,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且在美国11月CPI数据超预期回落后基本“板上钉钉”。 “自11月会议以来,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名美联储官员在不同场合表示会考虑放缓加息步伐。这主要是因为通胀压力已从高位回落,商品价格、房屋租金等均不同程度下降,且经济衰退的预期正在不断强化。” 曹誉波称。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将加息幅度放缓至50个基点,将意味着其彻底结束此前连续四次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超高速”紧缩阶段。自从今年3月首度加息25个基点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了375个基点,基准利率的攀升速度为上世纪80年代初“沃尔克时代”以来最快。 “CPI仍处于高位,治理通胀的任务远未完成,故加息仍将持续。但本年3月以来的加息已经见效,通胀于6月见顶,CPI稳定进入下降通道,故之前每次75个基点的非常规激进加息幅度可逐渐回归常规加息幅度,即每次25个基点。12月是节奏调整的平滑过渡时点,故为50个基点。”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表示。 据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11月份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7.1%,低于预期的7.3%,这可能意味着美国通货膨胀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了,通胀即将迎来拐点。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策略分析师刘刚认为,美国11月CPI进一步确认了美国通胀拐点出现,强化了美联储货币紧缩进入第二阶段(即加息降速)的预期。 本次加息幅度实现放缓,也被不少市场人士解读为美联储激进加息出现转折点。“此次美联储放缓加息至50个基点,也预示着美联储这轮激进加息周期拐点出现,后续加息幅度有望继续放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大幅上调2023年终端利率预期 相比本次加息幅度,同时公布的美联储点阵图更有看点。美联储FOMC12月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大多数官员预计2023年底利率将在5%-5.5%之间,2024年底的利率预期为4.1%。对于预期峰值利率的提升,鲍威尔解释,预计服务业通胀不会迅速下降,因此美联储必须提高利率。 对2023年的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12月的点阵图显示,除2人外,其他17名美联储官员均预测利率会升至5%之上,高于美联储9月份点阵图暗指的4.6%利率中值预测。其中,10人预测明年利率将升至5%-5.25%,5人预测升至5.25%-5.5%,2人预测升至5.5%-5.75%。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加息重点不是速度而是利率峰值,以及后续要保持多长时间的限制水平。 通胀仍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长期通胀目标,距离恢复物价稳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中,鲍威尔再次重申将“通胀降至2%”的决心,并表示利率决定将取决于未来的整体数据,美联储官员认为“必须在一段时间内将政策保持在限制性水平”。 “为了支持这些目标,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4.25%-4.50%。在确定未来加息步伐时,将考虑货币政策计收紧程度、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程度,以及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表示。 在经济预期方面,公开市场委员会延续了“失业率、通胀上修,经济增速下修”的节奏。其中虽然今年的实际GDP中值预期有所上升,但市场更为关注的是美联储把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从1.2%下降至0.5%,同时把核心PCE通胀数据预期上修至3.5%。 与此同时,经济预测摘要显示,美联储多数官员认为实际GDP增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2023至2025年底GDP增速预期中值分别为0.5%,1.6%,1.8%,而9月的预期分别为1.2%,1.7%,1.8%。 中泰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多位美联储官员此前同时发声表示,加息幅度可以适度放缓,但终端利率需要提高,且维持时间或更久。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将开启紧缩退坡的进程,未来加息幅度将逐步收窄,但限制性利率持续的时间或更长,应警惕高利率持续时长超预期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全球市场进入“超级央行周” 美联储迈入加息周期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美元指数最高上涨了约10.5%,全球主要非美货币都承压下跌;全球流动性加速退潮,跨境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美股与欧股市场震荡下挫,股票等风险资产遭受打压。 曹誉波表示,单纯的跟随加息只能对冲贬值压力,无法改变全球美元流动性的紧缩,因此不能逆转贬值趋势。日本甚至不惜动用了超大规模储备资产干预汇率,而韩国、日本等国家更是较早开放国门迎接境外旅客,通过吸引外国游客引导美元回流。 为了抑制同样高热的通胀,同时避免与美国货币政策分歧加大导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多国央行纷纷加入“加息竞赛”,加息幅度屡创新高。 例如,自7月以来,欧洲央行已累计加息200个基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快纪录,在近两次的议息会议上更是激进加息75个基点。英国央行在加息力度上也“不甘示弱”,多次祭出了75个基点的激进加息,利率升至2008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美联储为放缓加息定调,全球央行高强度加息也有望“告一段落”。除了今日凌晨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外,北京时间12月15日,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瑞士央行和挪威央行也将陆续公布利率决议。 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分别将于北京时间12月15日20:00和21:15公布本年度最后一次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在经济前景趋于暗淡的背景之下,英国央行预计将加息50个基点。 对于欧洲央行而言,加息幅度可能仍存一定的变数。鉴于11月欧元区通胀实现一年半以来首次放缓,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大幅上升。但需要警惕的是,欧元区11月CPI仍盘踞在10%的高位,通胀尚未见顶,目前不能完全排除欧洲央行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欧美发达经济体央行外,亚洲和拉美的多个新兴经济体,本周也将迎来年终的议息“绝唱”。 墨西哥央行和哥伦比亚央行本周将为拉丁美洲史无前例的“货币政策之年”画上句号。墨西哥央行预计将连续第13次提高利率,加息50个基点至10.50%;哥伦比亚央行则预计将连续第三次加息100基点,关键利率将到达12%,这也将是该行连续第11次加息。 在亚洲央行方面,菲律宾央行本周预计也将加息。菲律宾央行行长本月初曾表示,该行预计将于本月加息,但货币委员会可能会就是否将政策利率上调25或50个基点而产生分歧。此外,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香港金管局料将与美联储步调一致,这意味着其可能也会在美联储周三加息后,在亚洲时间周四同步加息。 本周可能按兵不动的央行,或许当属俄罗斯央行。自从4月以来,俄罗斯央行已累计降息了1250个基点,其最新一轮宽松政策预计将随着通胀风险上升而结束。俄罗斯政府此前宣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幅度小于预期,但俄罗斯央行也已警告,G7对俄石油销售的新限制明年开始实施时,可能会影响其经济产出。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上游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央视新闻、北京青年报等) 编辑:白静 校对:袁凯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