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董科娜 广州报道
12月29日,以“新发展理念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第十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暨首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隆重举行。论坛上,湖州市荣获“2021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典型”。 奖状及奖牌 主客观结合 创新构建指标体系 今年8月13日,在第七个“湖州生态文明日”前夕,湖州发布了全国首份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湖州绿色低碳生活指数为86.8,属于较高程度地实现了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发布会现场 “生产方式绿色化”是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已有相对系统的评价体系;“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相对难以测评。 湖州市文明办联合已经连续十五年发布“中国小康指数”的《小康》杂志社,在借鉴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数、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共同制定了主客观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并以湖州为样本进行了系统测评。 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客观指标涵盖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服务、绿色素养5类一级指标,以及12项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用来测评职能部门在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方面的履职情况和工作绩效。主观指标围绕5个一级指标,从老百姓主观参与度角度进行测评。最终综合得出绿色低碳指数的分数值。 “湖州的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很有前瞻性,尤其是其中的绿色政务服务、绿色志愿这些契合数字化改革等社会发展趋势的内容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对于湖州本地,对于全国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如是评价。 绿色低碳生活的湖州实践 指数的背后,是湖州绿色低碳生活的鲜活案例。 湖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100%,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率为60.5%。82.7%的受访者表示参与垃圾分类“很积极”……面对垃圾分类,湖州老百姓为何如此积极?因为湖州3000多个智慧垃圾投放驿站让“扔垃圾”的环境很舒适;垃圾分类家庭积分兑换商品、绿色信用贷,让老百姓得到了现实好处。 电子公交站牌 湖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纯电动化、一票制、移动支付”全覆盖,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为98.05%,湖州公交智能化调度管理实现率达100%。仅就公交车纯电动这一项,湖州每年就可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910平方公里。湖州还在2017年首创了公共自行车无桩化精准定位借还车模式,解决了绿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全国唯一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城市,湖州完成了106家企业的认证工作,发放证书139张,为绿色消费提供源头认证的同时,还有效地倒逼了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去年发出4.3亿件快递的湖州已经实现了电子面单全覆盖,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5.28%,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为92%,让湖州百姓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随着快递走向了全国千家万户。 以指数测评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活方式绿色化越来越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庆瑜说到,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理应在探索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上先试先行,因此积极探索编制了绿色低碳生活指数,“希望指数既作为对实践成果的评估工具,更能构建以指数评价为牵引、以实践行动为载体、以数智治理为支撑的整体智治体系。” “探索编制‘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可以为湖州绿色低碳生活转型做全面‘体检’,对全国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战峰所说,通过指数测评,不仅可以将政府工作用标准化、可计量、指数化方式呈现出来,还让更多城市在指数的引导下,将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指标体系作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新抓手,引导全民绿色低碳生活。 据悉,本届论坛由《小康》杂志社主办,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特别支持,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承办,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黄埔文化集团协办。 |